
肖邦國:“十五五”時期鋼鐵行業政策變化和發展趨勢
2025年7月25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肖邦國,副院長管志杰參加全聯冶金商會三屆四次理事會。在大會期間舉辦的“產業科技創新 加速轉型升級 持續推進冶金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肖邦國院長應邀作主題報告《“十五五”時期鋼鐵行業政策變化和發展趨勢》。
全國工商聯組織建設部副部長余法琴、江蘇省工信廳原材料處一級調研員林樂福等全國工商聯和政府部門領導,全聯冶金商會創會名譽會長趙喜子、榮譽會長余亞雄、黨支部書記白蓮湘、秘書長賈銀松等冶金商會領導及常務會長、副會長單位和會員企業主要領導,共同出席大會。本次大會由賈銀松秘書長主持。
肖邦國院長指出,近年來我國鋼材消費連續下降,品種結構持續調整,板帶比在2014-2024年間上升11.6個百分點,冷軋比總體呈現先升后降態勢。在行業深度調整背景下,面臨粗鋼產能供需失衡、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大規模出口不可持續等挑戰,隨著超低排放改造“收官在即”、績效分級管理“全面開展”及國家“雙碳”戰略深入推進,我國鋼鐵行業和企業應緊跟政策要求、緊盯市場需求,堅持以綠色低碳為主線,積極把握全國碳市場和自愿減排市場戰略機遇,扎實做好節能減排降碳協同,科學謀劃“十五五”高質量發展。
肖邦國院長在報告中重點從全方位差別化管控、鋼鐵行業規范條件、能耗控制、碳排放雙控、低碳發展等方面,就“十五五”時期鋼鐵行業政策導向進行深入解析;并分析提出鋼鐵行業發展六大趨勢:一是產品結構優化;二是流程結構變化;三是新能源發展;四是成本極致化;五是數智化轉型;六是生態圈建設。
他強調,基于全方位差別化管控政策的實施,將促進要素資源向優勢企業聚集,“新標準”下的低效產能面臨退出風險。為有效應對碳約束,企業層面應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碳市場應對、碳資產管理、降碳診斷、能碳管控平臺建設、產品競爭力提升、管理體系支撐等工作。目前,冶金規劃院正在為廣大鋼鐵企業提供“碳管家”服務。實踐證明,計量器具準、提升數據質量、選擇最優策略,是當前最經濟的降碳措施。同時應深刻認識到:未來的企業競爭將是生態圈之間的競爭。單一企業的資源、能力邊界已無法應對行業復雜挑戰,而以協同為核心的生態圈能夠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跨領域伙伴資源,形成“1+1>2”的競爭力。建議鋼鐵企業將生態圈建設作為重構核心競爭力、破局內卷的重要路徑,著力實現資源稟賦與環境、伙伴及市場機遇之間的動態適配。

公司形象片